近期好心情频频收到后台粉丝留言,说不想吃药啦! 这怎么行呢?我们都知道对于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来说,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药物治疗,且多次强调要足量、足疗程用药。若是擅自减量或停药必然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。 近年来关于复发和服药依从性的研究发现: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,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%,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。 即使是在最理想的药物治疗之下,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复发率也很高,在一次急性发作之后,1年复发率为40%,2年复发率为60%,5年复发率为75%,复发原因之一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。 停止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,复燃率高达85%。 由此可见,随随便便停药的后果很严重。那为什么精神疾病患者总想停药呢? 什么原因导致患者不愿意吃药? 好心情精神心理科医生:精神疾病患者之所以不好好吃药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 1、不承认自己有病,认为不需要治疗 这种态度主要源于患者缺乏自知力和强烈的病耻感等。 2、因药物的副作用不愿服药 服用精神科药物后常见的副作用有发胖、嗜睡、便秘、头脑反应能力变差、性功能障碍等。有些患者在用药前听别人说起这些副作用而直接拒绝用药,还有些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这些副作用而停药。 其实在医生的指导下,严格遵医嘱来服药,可以把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。 3、认为自己症状消失了,不需要吃药 很多病友在接受正规的治疗后,症状有所缓解,此时就有人认为自己病好了,不必再继续服药而擅自停药。 实际上,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巩固维持治疗,并不是说症状缓解、自我感觉良好了,就可以停药了。而是需要谨记规律系统服药的重要性,按时复诊,接受长期治疗。 4、精神疾病患者自我照料能力不足 ①有些患者有可能需服用多种药物,若分不清楚,就可能漏服或超量服用或错服; ②有些年龄较小的患者,自理能力较差,不能按时服药; ③有些患者因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等,不能保证按时按量准确服药; ④有些患者生病后懒得动,无法照顾自己,更不想吃药; ⑤患者因看不懂药物说明书而感到困惑,犹豫不决,最后不服药等。 此外,家庭经济条件差、家属不愿意患者吃药、患者嫌长期服药太麻烦及部分地区患者买药不方便等,也是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。 如何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?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精神疾病患者预后和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,但服药依从性差一直是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最大的难题。那该如何提升用药依从性呢? 1、有任何问题建议寻求医生来帮忙 当感觉情绪不能排解时,可以找医生来帮忙。医生会根据您的表述来评估病情,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,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。 与此同时,也可以把您对药物的顾虑告知医生,如吃药会不会变傻,会不会变胖、不吃药会怎样等,相信医生也会作出相应的解释。当然若服药后出现了任何不适,也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,便于医生了解情况后,找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法。 总之,医生不但会帮您详细讲解疾病知识,遵医嘱用药的意义,还会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药量。 2、家人支持很重要 稳定和睦的家庭氛围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基础,家人不仅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,而且要掌握精神疾病的一些监护常识,如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,提醒服药,定期陪伴患者复诊,熟悉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等。同时还要和患者经常沟通交流,避免责备和抱怨,在日常生活中,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对患者的关爱,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。 若患者拒绝服用药物,家人可以耐心询问、引导患者表达对服药的顾虑,和患者一起想办法,减轻顾虑,处理服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。 3、选对治疗方式也重要 对于不愿吃药或不能很好照顾自己的患者来说,可以由家人保管药物。家人通过设置提醒闹铃,遵医嘱督促患者服药,随时检查药物剩余数量,也能及时发现患者漏服或错服药的情况。 对于病情较重且拒服药物的患者来说,可以考虑住院治疗,这样既能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,也能避免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。 另外,目前还有多款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效针剂,也适用于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。 4、多和病友交流,得到同伴支持 研究证实,“同伴支持”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减轻病耻感,有效提高其社会支持、社会功能、生活质量、治疗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。 有些话患者不好意思和家人说,可以选择和同伴讲,如对疾病的顾虑、对治疗的担忧等,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得以减轻甚至消除。 需注意的是,同伴之前交流经验是可取的,但是相互推荐药物是大忌。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对别人有效的药物未必适用于自己。 了解精神疾病要全病程治疗 大多数的精神疾病(如抑郁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精神分裂症等)都需接受足量、足疗程治疗。而不是自己感觉好了就停药,自行减药或停药,将大大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,增加进一步治疗的难度,有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、更高的用药剂量才能控制。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:精神疾病其实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由于你对它的不了解而造成的恐慌。实际上只要经过规范治疗后,患者的症状能得到改善,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提高。 与此同时,不要把「精神疾病要长期服药」这事看得太重,目前像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疾病也一样需长期服药。所以,对待精神疾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,定期复诊,坚持长期治疗,最终重新融入社会。 参考文献: [1]陆林,沈渔邨精神病学(第6版)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.2018. [2]杨杨,胡昌清,陈静,王刚.精神科门诊服药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[J].中国医药导报,2015,12(23):165-169. [3]蒋红梅.浅谈影响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其进行护理的方法[J].当代医药论丛,2016,14(12):29-30. [4]五芳,马宁,王勋,吴霞民,赵苗苗,陈润滋,管丽丽,马弘,于欣,陆林.2020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[J].中华精神科杂志.2022,55(2):126-127. (文章图源:摄图网) 微信充值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洛龙生活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